MSCI迎第三次擴容 2200億外資已集結!這些股提前被爆買?
摘要: 按照計劃,年內MSCI將經歷三次擴容。此前兩次,帶來的盛況或許大家仍記憶猶新,現在,第三次快要到來。近日,MSCI官方發布消息稱,11月份MSCI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將于北京時間11月8日(周五)公布,
按照計劃,年內MSCI將經歷三次擴容。此前兩次,帶來的盛況或許大家仍記憶猶新,現在,第三次快要到來。
近日,MSCI官方發布消息稱,11月份MSCI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將于北京時間11月8日(周五)公布,該變動將于11月26日收盤后生效。
超2200億增量資金將至
對于本次擴容,依照此前計劃,將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%增加至20%,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一次性以20%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。
按照國盛證券的說法,在11月的MSCI擴容計劃執行后,MSCI全球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權重將分別提升至0.49%(此前是0.27%)和3.9%(此前是2.46%)。
國盛證券進一步表示,考慮到此次擴容完成后,大盤股納入因子凈提升5%,而中盤股將一次性凈提升20%。初步估算在本輪擴容期間,中盤股與大盤股對應增量資金規模比例大約為2:3。具體來看,大盤股與中盤股獲得增量資金規模分別約為189億美元、126億美元,分別折合約1330億人民幣、888億人民幣,即合計帶來約2218億元人民幣。
近500億是被動資金
考慮到增量資金中,既有隨機性較高的主動資金,也有大概率不會缺席的被動資金。所以到底能帶來多少被動資金,更值得投資者關注。
對此,國金證券表示,對于第三步擴容能帶來的資金規模,由于中盤股的納入,此番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規模將為歷次最高,預計為493億人民幣。
具體看,國金證券認為,11月中盤股按20%比例納入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約212億人民幣,大盤股納入比例由15%提升至20%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約281億人民幣。
北向資金蠢蠢欲動
或許正是第三次擴容臨近,近期北向資金異動明顯。數據顯示,截至11月3日當周,北向資金5天全部凈流入,累計凈流入金額230.01億元,創9月8日以來近2月的單周新高。月度來看,已是連續5個月凈流入,其中9月更是創出歷史最高凈流入記錄。
尤其是10月31日和11月1日兩天,均凈流入超70億,分別是73.89億元和74.49億元,這在國慶節后看來,呈明顯增加的態勢。 47股被外資積極搶籌
從個股角度來看,最新一周,陸股通明顯增持315只個股(持股占流通股比增超0.1%),其中47股增持超0.5%。
華帝股份是唯一一家超2%的公司,增持比例為2.1%;大參林、【索菲亞(002572)、股吧】、東方雨虹等6家公司則被陸股通增持超1%。 最新布局醫藥、家電
對于上述的47只個股來說,分散于申萬一級28行業的19個。其中醫藥生物最集中,有11家,占比23.4%。家用電器緊隨其后,有6家。
QFII持36股占流通股比變動超1%
當然除了陸股通這條路徑外,QFII也是外資參與A股的重要途經。最新披露的三季報顯示,QFII持有36家公司占流通股比變動超過1%。
居首的江蘇租賃是QFII三季度新進公司,最新持股占流通股比10.99%。緊隨其后的【珀萊雅(603605)、股吧】和新雷能同樣是QFII三季度新進公司。而國檢集團則是QFII三季度增持最明顯的公司,增持比例為4.61%。
從行業分布看,這36家qfii持股變動較多的公司,主要集中在化工、電子和醫藥生物三大行業,分別有7家、6家和5家公司,三者合計占比50%。 按照國金證券的統計,當前機構投資者中,從持有流通市值占比角度來看,公募占比最高為4.52%;其次為保險,占比3.79%;第三為外資,占比 3.74%。與近兩年外資加速流入一致,外資占比從2016年之后快速上升,與公募和保險的差距迅速縮小。未來預計外資占比還將進一步提升。
外資來勢洶洶,而在指數表現不佳的情況下,我們更不能掉以輕心,說不定將來就成了別人的墊腳石,你說是吧?
僅供投資者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
相關報道>>>>
MSCI年內最大一次擴容在即 數百億北向資金持續加倉
MSCI又要大擴容 新懸念下周五揭曉 外資提前行動?北上資金狂買230億
A股迎來MSCI第三步擴容計劃!數百億增量資金將入場 外資會買哪些個股?
(:DF064)
增量,占比
